吳志國1,沈熠1,湯淇2,張玉軍3
袁文浩等人提出了根據《信息系統安全保障評估框架標準》將等級保護要求作為分論斷建模的理論。本文在此基礎上,依據等保測評工作的經驗和技術搜集,增加了最底層分論斷到直接證據的建模,完成了基于確保案例模型的網絡邊界測評的建模,并創造性地提出了將網絡邊界測評工作模板化的方法,將測評工作分為技術檢查、訪談和文檔確認工作,給出了3個模板表,進一步拓展了等保測評發展的思路。
陳石,劉金生
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協議是Internet中應用最廣泛的自治系統間路由協議,它通過面向連接的TCP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協議保障路由信息的可靠轉發。然而,以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為代表的網絡攻擊對基于TCP 的應用協議產生了嚴重的威脅。保護BGP協議較為常見的方法是在網絡邊緣添加防火墻、流量分析儀等安全設備。從分析BGP鄰居的建立過程及DDoS的攻擊特點入手,提出一種新的思路,在不增加運營成本的前提下,實現BGP協議對DDoS的防御。
蘭英,黃宇,徐靈飛
在硬件板卡設計中,對硬件板卡的供電電壓范圍都有一定的要求,為了方便驗證同一批次產品中每張板卡供電電壓范圍的一致性及板卡跌落電壓檢測電路是否能有效工作,利用TPS5430DDA開關電源芯片提出了一種板卡拉偏電壓自動控制的方法。該方法易于實現,電路簡單,可應用于整個生產測試環節。
王璐薇1,張方輝2
為了方便研究OLED器件的光電特性,設計了一套能夠自動、同步測量OLED器件的電壓、電流、亮度、光譜、色坐標、溫度等特性的綜合測試系統。
向大芳1,侯文欣1,蔡嘉敏2
傳統LED燈集群控制系統采用列表清單實現,有諸多缺陷。采用地圖和地圖標記結合的視圖表現手法,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研究LED燈在虛擬顯示終端中動態定位與自動尋址的地圖顯示方法,克服現有LED燈產品控制的地域限制、功能限制以及集群控制場合下個體識別困難等問題,結合距離定位技術,提供一種通過地圖對LED燈直接定位尋址的便利功能。實驗結果表明,該設計使用戶可以通過地圖上的標識對相應的實際地理位置上的LED燈進行精確定位控制。
楊韜
C語言在嵌入式軟件開發中被廣泛使用,但由于開發人員和應用場景等原因,面向對象、設計模式等優秀的軟件開發方法始終沒有很好地運用起來。時至今日,物聯網等應用的興起給嵌入式軟件開發帶來新的挑戰,而傳統的面向過程開發方法已經難以支撐這些復雜的應用。因此,有必要在嵌入式軟件開發中引入面向對象、設計模式等優秀的軟件開發方法。面向對象是現在軟件方法的根基,繼承是面向對象的三大特性之一,本文結合C語言的特性,對使用C語言實現繼承進行了討論。
汪洋,韓寧
在企業數據愈加龐大的今天,大批量數據交換也越加頻繁,ETL是數據處理的主要技術手段,但極少有ETL工具能夠兼顧自動調度及跨網段交換。在開源ETL工具Kettle的基礎上,設計實現能夠定制觸發規則、根據調度周期自主運行交換作業的數據交換工具GoData,該工具支持跨節點跨網段的數據交換作業,同時具有節點監控及錯誤作業預警和消息推送功能,支持集群和分布式部署。該工具極大地滿足了企業對數據交換業務的需求,在企業合理和充分利用現有數據資源方面發揮作用。
李建軍1,2
隨著自主可控戰略的實施,國內多家基礎軟件廠商推出了相關的國產化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軟件,作為底層系統級軟件,目前業界普遍缺少相關的測試經驗和規范。分析并給出了國產化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測試內容、測試方法和測試技術等,為從事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測試驗證活動提供參考指南。
舒毅,粟福嵩,楊書
構件化軟件開發是實現軟件標準化生產和流水化作業的前提條件。基于構件化的軟件開發設計思想與建筑工程或機械工程的設計思想頗為相似,但在實際的軟件開發中,軟件可視化的構件設計思想沒有建筑工程和機械工程領域的可視化設計這樣規范。如果將可視化的工程設計原則應用到構件化的軟件開發設計中,將對軟件開發工作大有益處。
李靜,蔡祥寶,陶志闊
汽車儀表LED背光燈的電源電路在高壓脈沖下會使電流不穩定,從而導致背光燈亮度有所變化。為了解決該問題,基于低功耗雙運算放大器LM2904,設計了一種汽車儀表背光燈恒流源電路,并且對該恒流源電路部分參數進行了仿真測試。結果表明該方案精度高、穩定性強、成本低,具有一定的應用參考價值。
張志禹1,許耀斌1,曹繼英2,喬雄1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FC交換機對網絡協議的分析、故障的定位等功能提出新的挑戰。首先提出基于FC交換機協議處理芯片的監控端口(Monitor Port, MT)軟核的工作原理;然后對監控端口軟核進行了設計與實現;最后在虛擬仿真平臺和FPGA驗證平臺下對MT端口的功能和性能分別進行仿真和測試。結果表明,這種新的智能監控模式不僅能夠用于網絡監管和故障排除,而且可用于流量統計。
李春雨
在基于mTCA規范的媒體網關系統中,兩塊主控制板要求熱備份,當一塊主控板故障時,另一塊主控板需自動升主,替代故障板。對現有的主備倒換方案進行了分析,并改進了現有方案,該方案通過高低溫老化測試,工作可靠。
殷長濤,文志強,胡駿飛
基于分塊的壓縮感知算法適用于圖像信號的處理,通過平滑迭代閾值投影法可以快速重構圖像,但存在低采樣率下重構圖像質量較差的缺點。基于全變差分的分塊壓縮感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重構效果,但降低了運算速度。針對以上算法的不足,提出基于多尺度的自適應采樣圖像分塊壓縮感知算法。根據小波分解后不同層對重構結果影響所占權重不同的特性,自適應分配給每一層不同的采樣率,并在重構時將平滑迭代閾值投影法應用到每一層的每一個子帶的分塊上。實驗結果表明,與傳統的迭代閾值投影法相比在重構質量上提高了1~3 dB,在重構速度上與迭代閾值投影法相當并優于全變差分法。
王中博,周遠遠,黃魯
傳統的插值算法在視頻圖像縮放尤其是輸出高分辨率的視頻圖像時,對細節方面的處理性能較差。采用多相位插值算法實現視頻圖像縮放,主要闡述算法的原理及算法實現的硬件結構。其中硬件電路控制部分使用Xilinx公司的Spartan6系列FPGA芯片,系統可以實現將四路攝像頭采集的視頻信號從任意通道放大到1 920x1 080@60 Hz的分辨率顯示,結果表明輸出視頻圖像的實時性和細節保持良好。
蔣磊磊,秦麗娟,李武舉
手勢識別正在成為人機交互技術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模式,運用攝像機和計算機視覺技術捕獲靜態手勢圖像,在YCrCb空間下利用高斯分布對膚色建模,通過計算背景顏色像素概率分割出干凈的手勢圖像,再采用基于Sugeno模糊模型的自適應神經模糊推理系統識別手勢。與傳統的神經網絡識別系統相比,該識別方法具有較好的自適應性和魯棒性。實驗結果表明,基于Sugeno模糊模型的自適應神經模糊推理系統能夠有效地進行特征學習,正確識別率可以達到95%左右,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靜態手勢識別方法。
游張華
ZigBee是以IEEE 802.15.4標準為基礎的一種低成本、低功耗的無線網絡技術,通過ZigBee協議棧,可將各ZigBee節點形成一個節點容量大、通信范圍廣的ZigBee網絡。而H.264是當今最好的視頻壓縮標準,具有碼流率低、圖像質量高、容錯能力強等優點。使用ZigBee網絡來傳輸H.264視頻碼流,是實現無線視頻傳輸系統的一種好方案。通過具體開發實例,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討論了該方案的設計與實現。
王藝燃,孫權,焦龍,霍菁,李霖楓
提出了一種基于LTE的戰術無線寬帶通信系統,可為半徑為8 km范圍的戰術區域提供穩定的無線寬帶通信信號覆蓋,實現面向多種戰術應用的寬帶數據傳輸和集群話音、視頻通話功能。對系統功能和性能進行了試驗驗證,試驗結果顯示,在MIMO天線采用空間分集設置條件下,單基站可在半徑為8 km的區域內同時提供上行寬帶約15 Mb/s、下行寬帶約28 Mb/s的數據傳輸能力以及多路RS422串口數據傳輸能力,并可在數據傳輸的同時進行多種模式的戰術集群通話,滿足戰術通信業務需求。
季霆
高精度和高可靠的時鐘同步方法是CAN總線能夠安全運行的關鍵,在分析主從、協商同步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CAN總線的單主時鐘協商同步方法,該方法僅需要一個時鐘同步主節點即可實現總線的可靠運轉,當從節點失效時利用CAN總線的時鐘特性及時對即時偏差進行估計,使總線各節點依然能夠正常工作,并引入時鐘方差的概念更新主時鐘同步優先級列表選擇新的主節點。最后利用CANoe軟件對該方法進行仿真,并利用51單片機、SJA1000T以及TJA1050構建硬件實驗平臺,結果表明該時鐘同步機制能夠防止單節點失效,可靠性高,具有更高的同步精度。
王艷敏
提出了一種基于業務類別的聯合呼叫控制算法。在網絡接入選擇時,實時業務相對于非實時業務來說,應該盡可能地減少切換次數、降低切換時延。非實時業務要求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而對時延不敏感。因此,在兩個網絡資源都足夠的情況下,實時業務首選接入蜂窩網絡,非實時業務首選接入WLAN。仿真并分析了異構網絡中呼叫接納控制算法性能的重要指標:新業務阻塞率。仿真結果表明,所提算法考慮了負載均衡,有效地利用了系統中的資源,提高了系統中的資源利用率,新業務阻塞率明顯降低。
陳玲君
如何能夠減小無線傳感中的節點定位誤差一直都是研究的熱點。提出一種基于改進的粒子群優化算法以修正DVHop誤差的傳感器節點定位方法,通過分析粒子間距離、雙變異因子和權重設置改進了粒子群算法,改進后的粒子群算法減少了未知節點與錨節點間距離的估計誤差。仿真實驗表明,相對于DVHOP算法,本文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傳感器節點定位精度。
張志禹,朱宗耀,滿蔚仕
S變換是一種由小波變換及短時傅里葉變換改進后的時頻分析工具,由于其良好的自適應分辨率近年來已被用于電力系統故障研究。但由于S變換運算過程存在窗函數之外的冗余運算,計算量較大,影響運算速度。為此提出了一種基于快速S變換的小電流接地方式下的故障選線新算法。利用快速S變換后各線路零序電流在特征頻帶內的模值進行分析選線。最后通過大量仿真算例證明了此方法能夠有效地進行故障選線,正確率高,并且節省了運算時間。
霍長娟1,孫洪平2
結合實際生產業務要求,利用Oracle11g的DataGuard技術,通過本地部署主備數據庫實現高可用架構,通過遠端級聯第二個備庫實現異地容災的要求。在DataGuard的搭建過程中,配置Broker工具實現自動管理DataGuard,在此基礎上,設置FSFO和快速閃回恢復區實現本地主數據庫故障時自動切換到備庫,以及在備庫快速閃回恢復區沒有被歸檔日志撐滿之前主庫得到正常恢復,Broker能夠自動恢復DataGuard的配置,從而真正實現高效的、自動的高可用架構。
王昌剛,劉強,劉曉川
針對微機電系統(MEMS)陀螺測量精度低、隨機噪聲復雜的問題,根據MEMS陀螺的實測數據,分析其噪聲特性,研究MEMS陀螺的隨機噪聲模型。應用時間序列分析方法,采用時間序列分析(AR)模型對MEMS陀螺測量數據噪聲進行建模,該模型反映陀螺的噪聲特性,基于該隨機噪聲模型,采用Kalman濾波技術有效降低了隨機噪聲對MEMS陀螺測量精度的影響。通過對MEMS陀螺實測數據的仿真試驗結果表明:提出的建模與濾波方法能夠有效地抑制其隨機噪聲誤差,提高實際應用中的測量精度。
吳文琪1,胡芳仁1,2,楊宇鑫1
基于聲表面波(SAW)理論以及SAW諧振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設計了一種基于聲表面波(SAW)諧振式壓力傳感器。采用有限元軟件COMSOL Multiphysics對ZnO單晶聲表面波諧振器進行建模和仿真,提出符合聲表面波振型的對稱模態和反對稱模態,計算出ZnO單晶的相速度為3 237.31 m/s。討論了ZnO基底厚度對此壓力傳感器的相速度的影響,得出ZnO基底厚度越大,相速度越小。最后通過加載0~1 000 kg/m2的質量塊來模擬不同的壓力對器件的頻率響應的影響,結果顯示壓力的變化與諧振頻率二者具有良好的負相關線性關系。通過擬合得出線性表達式。
張志禹,孫戈,徐高晨,許耀斌
傳統拋物線方程方法求解起伏地形路徑下的電波傳播無法反映反射和散射效應,對刃峰地形、類似高斯型地形等起伏地形,采用分步傅里葉變換方法求解雙向拋物線方程方法并考慮前向和后向傳播的疊加總場,將計算結果與傳統拋物線方程方法進行比較,預測結果更準確。
王海軍
伴隨著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冷鏈物流也得到快速發展。在冷鏈物流研究中配送路徑優化問題對冷鏈物流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蟻群算法在路徑優化問題中的成功應用,因此將蟻群算法應用到冷鏈物流配送路徑優化問題中。考慮到蟻群算法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將遺傳算法與粒子群算法引入到蟻群算法中,構成基于PSOGAACO算法的冷鏈物流配送路徑優化算法。實驗結果表明,這種構想是可行的,可以有效提高算法運行效率,縮短配送距離,提高經濟效益。
黃順福
熱交換系統是非常重要的換熱設備,幾乎在所有的工業領域中都有應用。由于熱交換系統具有結構緊湊、輕巧、傳熱強度高、節能、防污染、環保、符合當今能源技術發展的趨勢等特點,近年來,已廣泛地應用到通信設備的換熱降溫系統中。熱交換器技術使用離心風機控制內外循環的氣流進入熱交換芯的流量和壓力,從而實現了隔離的內外循環氣流的熱交換,降低了內循環內的通信設備的熱量,保證了通信設備的正常工作。通過離心風機轉速溫度PWM一次函數的設計,使得通信柜熱交換器的軟硬件的設計大幅簡化,實現了熱交換器連續跟蹤、快速實時響應換熱的功能,提高了產品的穩定性,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經濟效益。
劉雪蘭1, 田宏偉2
目前MCU的下載器以在線下載器為主,在室外環境下攜帶不便,便攜式的脫機下載器比較缺乏且價格昂貴,因此根據多回路無線照明控制器實際需求設計了針對AW系列MCU的便攜式脫機下載器。通過對HCS08內核CPU及背景調試控制器的深入理解,設計了使用SD卡和EEPROM雙重存儲器的下載器硬件和軟件,精心設計了能保證程序下載可靠性的軟件。該下載器已在實際項目中應用,運行穩定,效果較好。
曾憲陽1,楊紅莉2,鄭子超1
智能小車穩定快速循跡一直是學者們研究的熱門話題,能在直徑0.8 mm左右的鐵絲形成的軌跡上穩定快速循跡已成為研究的難點。選用STM32高速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選用LDC1314結合四組電感線圈形成四路金屬檢測循跡傳感器,根據傳感器返回數據參數的不同即可識別區分金屬絲與硬幣,從而實現循跡與報警兩種不同的任務。給出了快速循跡的算法思路。實驗結果表明,設計的智能小車可以穩定快速循跡,在遇到硬幣后能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并且小車能實時顯示行駛速度、里程與時間。
李馳1,段智敏1,叢培田1,張旗2
針對工業上監測現場數據采集的遠程網絡傳輸需求,提出了一種基于STM32F103微控制器和SIM900A通信模塊的網絡多點遠程數據監測系統。STM32下位機可以完成各傳感器的周期性數據采集,并利用SIM900A模塊實現其與遠程上位機在GPRS網絡上的不依賴監測現場網絡環境的TCP數據通信。系統可以實現不間斷對多個監測點的多個監測對象同時進行數據采集和遠程數據傳輸。現場實驗表明,該監測系統穩定性高、實時性強、測量誤差小、功耗低,可以滿足工業上的設計要求。
凡《信息技術與網絡安全》錄用的文章,如作者沒有關于匯編權、翻譯權、印刷權及電子版的復制權、信息網絡傳播權與發行權等版權的特殊聲明,即視作該文章署名作者同意將該文章的匯編權、翻譯權、印刷權及電子版的復制權、信息網絡傳播權與發行權授予本刊,本刊有權授權本刊合作數據庫、合作媒體等合作伙伴使用。同時,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上述使用的費用,特此聲明。